公司動態
9月3日,我省舉行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集中簽約儀式,通過“主會場+各市分會場”網絡視頻的形式,16個地市與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進行集中簽約。
此次簽約,標志著“合肥模式”正式走向各市,邁出了“省會示范、輻射各市、服務全國”的關鍵一步。
城市生命線包括城市燃氣、橋梁、供水、排水、熱力、電力、電梯、通信、軌道交通、綜合管廊、輸油管線等系統,是維系城市正常運行、滿足群眾生產生活需要的重要基礎設施。近年來,合肥市統籌推進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,形成了以場景化應用為依托、以智慧防控為導向、以創新驅動為內核、以市場運作為抓手的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“合肥模式”,實現了城市安全運行管理“從看不見向看得見、從事后調查處置向事前事中預警、從被動應對向主動防控”的根本轉變。
眼下,我省正在積極推進全省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。
此次簽約之后,各方責任主體將圍繞組建工程建設聯合體、推進省級監管平臺和監測網建設、完善技術規范體系及培育發展產業集群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。在省級平臺建設上,突出平臺的監督管理、技術服務、決策支持等主要功能,與各市監測系統功能協調聯動;在聯合體組建上,按照市場化機制,由各市級國資平臺公司,與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對接,組建城市生命線安徽工程建設聯合體,成立本地化公司,作為實施主體,在今年10月底前全面啟動覆蓋燃氣、橋梁、供水、排水防澇領域的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一期建設,力爭明年上半年完成一期建設任務,初步形成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“1+16”運行體系。
值得關注的是,前不久,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與中國人保財險安徽省分公司簽訂《合作框架協議》,創新“保險+科技+服務”模式,通過保險金融工具運用,支持我省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等建設運行,完善以保險兜底的閉環機智,將其打造成為“合肥模式”“安徽樣本”的創新點。
按照省委辦公廳、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《關于推廣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“合肥模式”的意見》要求,到2022年,基本構建以燃氣、橋梁、供水為重點,覆蓋16個市建成區及部分縣(市)的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主框架;到2025年,實現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全面覆蓋,力爭16個市全部建成國家安全發展示范城市,形成城市安全發展的“安徽樣板”。
- 上一個:我省大力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
- 下一個:城市更新行動實施十大工程